很遗憾,因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无法获得最佳浏览体验,推荐下载安装谷歌浏览器!
自家孩子被隔壁老王的孩子一顿胖揍,小脸被抓得不成样子,老王媳妇儿却难掩一脸的光荣故作轻描淡写地说:哎呀,小孩之间的打打闹闹就这样,不打长不大。
在商场里逛,被扶梯上小孩吐的唾沫或者楼上小孩丢的东西“命中”,你怒不可遏,可面对着孩子家长一脸堆笑,对不起对不起,孩子闹着玩呢,您没事儿吧?只能极不情愿的说一声“没事”,让数万头蠢蠢欲动的羊驼在自己的心里疾驰而过。
这不,上周就有一件事让菌菌刷新了自己的熊孩子观:一位同事给一个6、7岁的小男孩打肌肉针,这小男孩又哭又闹,要好几个家属按住才能顺利拔针。不料当几个家属将这小男孩放开时,那小男孩竟像头小狮子一样扑向护士,对这位护士拳打脚踢。虽说只是有6、7岁,但这男孩发育良好,又高又壮,拳拳到肉,可怜护士妹妹挨了好几重拳,花容失色。众人赶紧将那男孩拉开。在家属各种赔礼道歉后,我们都以为事儿过去了,但不成想,10分钟后,那小男孩儿竟趁家长取药的工夫,不知道从那儿弄来一个针头,准备去扎给他打针的护士!万幸被我们另一位同事给看到,说时迟,那时快,一把将那男孩的手给攥住,夺了针头,才没出啥意外。
惊闻这件事的时候,一向淡定的十月菌也按捺不住气愤,真想脱下这身白大褂给这混账小子两个耳刮子。回家说起这事儿,菌嫂说:“那是别家的孩子,若是咱家孩子,你会抽吗?”
“首先,我认为我的孩子不会干出这种混账事情来,如果她真干了,我照抽她不误!”
菌嫂表示理解。
不过这件事倒是让本菌想到了一个问题。如今整个社会都在说不能体罚孩子、不能打骂孩子,要说服教育,那么不体罚、不打骂真的就没有底线吗?
作为一个修过儿科、儿童教育学、儿童心理学的医生,再加上多年的育儿经验,本菌可以负责任地说:是有底线的!比如出现以下情况,就必须要严肃教育的,必要时,要打屁股的!
1.危害到自己和别人人身安全的时候。
菌菌女儿3岁的时候,和一群孩子在院子里玩,院子里有个水景,但周围都有挺高的护栏,家长们都知道孩子是不可能翻越那么高的护栏的。不过谁成想,那天一个几个孩子将他们的小车车放在护栏边,由一个较壮的男孩踩在小车车上,将我女儿给举到了那个护栏上,我从远处看到女儿正颤颤巍巍地在护栏上移动,心一下子跳到了嗓子眼,那种你本能想惊呼但又马上理性克制未发一声的劲儿一直憋着,箭步过去,抱住她的腰把她一把揽下来,当场在小屁股上揍了两下,并严加训斥。小姑娘眼里噙着泪水楞是不敢哭出来,其余的小孩也都被菌大夫一改平日里的和蔼给吓到了,散开了。
我非常严肃地告诫女儿,我为什么会打她,她的行为有多么危险,会有怎样的后果。小姑娘终于是流下了眼泪点点头。她长这么大也只有那一次挨打,平日里她的爸爸可从未呵斥、责罚过她,甚至连高声的提醒都没有。但菌菌并不后悔打了孩子,我想,那次以后她会明白危险的概念,并且知道要保护自己。
人们说:“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几乎都有一对儿熊家长!”孩子以自我为中心,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甚至危害到别人安全,肯定与家长的纵容、疏于管教是有莫大关系的。试想前面说到的那个打针小男孩,如果拿的针头感染了什么病毒,无论扎到了护士还是扎到了他自己,后果都将不堪设想。这样的孩子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行为,可能正是因为家长“说服教育”过多,没在最佳的教育时机给予严肃的管教而造成的。
某些过分行为,比如偷盗别人东西,胁迫别的孩子等已超越儿童行为范围的事发生的时候。
这点无需多讲,谁没遇到把别人家当自己家的熊孩子呢?不经别人允许,就进入别人的卧室等私人空间,乱翻别人东西,还有顺手牵羊的毛病。有的孩子更是小小年纪就不知道从那儿学到了一套成王成寇的本事,要挟别的孩子。
菌菌要劝不以这些为然的家长一句,无数的调查已经证明,从小夹带这些行为的孩子,往往会有很大概率在成年后走上违法犯罪的路上去。如果放任不管,这个世界迟早会看不下去,帮你狠狠地管回来。
其实,主流舆论之所以各种反对棍棒教育、打骂教育,是由于之前我们这辈的孩子以及80、90后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,父母那辈的教育程度都不高,最常用的教育方式就是棍棒教育和打骂教育。后来大家引入欧美的教育理念,发现可以不像我们这么频繁地打骂,也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,教育界掀起了对我们教育方式的反思潮,近30年,主流舆论仍是一刀切地反对打骂教育。如今看来,反倒是有些矫枉过正了。
其实一方面,现在家长普遍都受过高等教育,有正向积极的三观和良好的是非判断,在这种情况下一刀切地反对打孩子,会让一些家长在教育时有迟疑,错过最佳教育时机,甚至摇摆不定,放弃教育甚至放弃是非观。
另一方面物质富裕让现在孩子的成长速度加快,他们更容易长成成熟体魄,更迅速地获得更多信息,如果不付出更多的努力做正确的引导,他们更易走偏,养成以自我为中心,自私自利的人格,这样的人格迟早要被社会审核和检阅。等到他们走进社会,这个社会甚至世界都无法包容他们的时候,才悔不当初,岂不是为时晚矣?
所以,菌菌认为,任何一种教育方式走到极端了,都不好。只凭借一种教育方式就能很好地完成每个孩子的终身教育,很不妥当。菌菌当然也不是在鼓励去打孩子或者体罚孩子,而是针对不同的孩子,在适合的教育时机,选择适合的教育方式,才是真正的对孩子负责。
更多的时候,家庭间的氛围、人际和做事原则(即我们常说的家风)、父母的言传身教,是最重要的!所以,除了给出哪种情况下要教训孩子的建议,菌菌还要给父母们几个提醒:
1.我们每个人从能理解事物开始,会经历懵懂到成熟理性的过程,而这个过程其实跟驯化动物是一样的。所以一开始就要留意可能惯下毛病的行为并及时制止。
2.大多数情况下,肯定、鼓励和表扬对教育孩子来说意义可能更大,但面对不值得被表扬的情况的时候,夸还能解决吗?遇到问题时,一定要及时纠正,可以先讲道理,但大原则下,还是可以用“打”来作为最后的教育手段。
3.打孩子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: 打孩子之前尽量先跟沟通、不要带着情绪打孩子、不要使用道具打孩子等。
4.希望各位宝妈能正确理解菌菌本文用意,要让是非观念、违反原则的程度,而不是让本文成为打孩子的理由和借口。鼓励和惩戒相结合,才能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,什么是错。这才能对得起那句经典台词:“我这可都是为你好。”